星空体育推荐:
《2024-2025罗戈物流行业年报》,本次年报从宏观环境、消费与产业、供应链物流细分市场、科技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板块,全面梳理、总结2024至2025年(9月)国内供应链物流发展情况。
我国2024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完成1,750.8亿件,同比增长21.5%;日均业务量达到近4.8亿件,快递业务规模再创历年新高。从业务结构来看,2024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156.4亿件,同比增长14.6%;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1,555.7亿件,同比增长22.1%;国际/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38.7亿件,同比增长26.3%。与上年相比,同城快递业务增速回升明显,异地快递业务和国际/港澳台快递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。
2025上半年快递业务量(不包含邮政集团包裹业务)累计完成956.4亿件,同比增长19.3%。其中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8.8亿件,同比增长6.2%;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57.4亿件,同比增长20.6%;国际/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0.2亿件,同比增长22.5%。行业日均快递业务量超过5亿件,彰显了行业发展的韧性与活力。
2024年,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.4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8%。同城、异地、国际/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8.9%、88.9%和2.2%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0.6个百分点,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.5个百分点,国际/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.1个百分点。
2025上半年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,187.8亿元,同比增长10.1%。
2024至2025上半年,业务量排名靠前的六家快递公司合计市场占有率稳定在80%,行业仍处在激烈的存量竞争阶段。
2025上半年,中通日均件量破亿,稳居行业第一,但业务量增速低于行业中等水准,票均收入下降6.2%。仍面临行业竞争压力;圆通增长最为稳定,市占率有小幅回升;韵达增速在6家企业中最低,且2025年平均单价已降至2元一下,但仍未带来业务量的有效增长,发展困境犹存;申通在阿里系资源的扶持下,单量逐步逼近韵达,同时收入、利润双增;极兔凭借低价策略和下沉市场扩张,已跻身行业前五,同时在国外市场势头迅猛,全球日均件量已达7,690万件;顺丰增速领跑,但降价幅度也是行业最高。
快递近年持续处在“增量不增收”的发展困境之中,快递平均单价持续下滑,并在2025年降价幅和量增幅比20年以来最大,达到40.1%,行业仍处在“低价换量”的内卷式竞争状态。
2025上半年各家快递公司业务量稳创同期历史上最新的记录、企业收入集体稳健攀升;但增收的另一面,近乎所有头部快递公司收入净利润都在下滑,单票收入集体跌破近三年新低。中通、韵达、申通在2025年二季度的单票收入已跌破2元,顺丰、极兔单票收入也分别下滑了12.2%、11.8%,“量增利减”、“量价倒挂”的行业困境依然突出,在义乌、广州、深圳等地区,快递底价已跌破1元。
持续下滑的单票收入,进一步挤压派费空间,导致加盟商经营压力接近历史高位,甚至处于亏现金流阶段,末端倒闭、退网等事件屡见不鲜,拖欠快递员薪资情况有所发生,快递员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,网络不稳定因素在积聚,严重行业健康发展,“反内卷”具备现实基础。
“反内卷”的核心目标,是去产能,有效控制产能供给并持续升级产能,实现供需平衡;止低价,遏制恶性低价件,修复单票利润;促规范,通过社保强制缴纳、劳动合同规范推动行业良性竞争。
2024年7月以来,国家多个监督管理的机构先后发声将“反内卷”纳入重要工作,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,国家邮政局也明确说要旗帜鲜明地反对“内卷式”竞争,整治末端服务的品质问题,市场监管总局将7类“内卷式”竞争列入典型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。月底新的《价格法》草案也已公示,增设多条“反内卷”价格条款,完善低价倾销及不正当价格竞争的认定标准。
与此同时,各家头部快递公司也纷纷制定2025年下半年的业务方向及策略,表示将更加关注服务品质和发展质量。
中通下半年将继续按照全年制定的方向进行调优,不再单纯追求业务量快速地增长,而是在稳定产能基础上优化服务体验;
圆通在接受投资者调研中表示,更注重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平衡,秉持稳中有进的发展策略,聚焦实现规模增长与业绩提升的协同共振,通过精细化管控进行降本增效;
申通也在近期客户开放日活动中表示,要追求内涵式增长,做客户最需要的快递伙伴,用数智化、柔性化及可持续打造长期竞争力,力争三年内做到体验第一,并于2025年7月收购阿里旗下丹鸟物流,切入高品质快递(单票价6.2元)及即时零售市场,主动放弃“以量换价”模式;
顺丰同样在投资者会议中表示,将聚焦“高端时效与经济件双轮驱动”,加大前线授权、总部服务前线、共享经营成果来激活全员经营意识,围绕“长期价值”和“长效降本”来提升服务质量,下半年不盲目追求高增长,而更看重产品和收入的结构,提升高质量的收入增长;
韵达和极兔同样对外表示要实现量升利增的目标,不会主动发动价格战,希望能够通过高效的运营和合理的价格来带动业务量的增长,下半年同样会更注重品质和服务,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。
2025年7月中旬,义乌将快递底价从1.1元提升至1.2元,终结“1.1元发全国”时代。按日均3000万单测算,这一看似微小的涨价每年可为行业新增5.4亿元利润。8月初,广东邮管局推动底价从0.95-1元涨至1.4-1.5元(涨幅0.4-0.5元),覆盖深圳、广州、潮汕等核心产区。圆通速递于8月4日发布通知,自8月5日起全面上调广东地区收费标准。在政策压力下区域性提价已拉开序幕。
A股快递公司8月份运营数据已显示出反“内卷”的初步成效,申通快递单票收入同比增长3%,圆通速递单票收入环比上涨3.4%,韵达股份单票收入也实现环比微增。虽然快递公司集体调价,但多家企业内部的人说:“调价主要是针对的是电商特价件、轻小件以及大客户的低价件,并不是所有电商快递件都涨,对个人寄递没有影响。”
行业内卷、中国制造出海、跨境电子商务蒸蒸日上、国家政策扶持等诸多因素之,下中国快递业正在加速国际化布局。2025年中国快递业国际发展指数为77.9,同比增长10.5%。国家邮政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快递公司累计建成境外分拨中心297个,海外仓333个。此外,干线运输能力逐渐增强,累计开通16条中欧班列运邮线条海运邮件专线。快递行业国际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快递公司出海,首先通过自建、合作形式布局海外网络,包括国际化转运枢纽、国际航线、多式联运,以及本地配送网络,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海外仓也是快递公司在出海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发力的对象,通过
“国际快递网络+海外仓”相结合的模式为进出口客户提供跨境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。2024
2025年9月,顺丰国际快递已构建起以鄂州花湖机场+香港eHub双枢纽为核心、联动,全球19条国际航线万平方米海外仓为节点的立体化网络。2025年上半年国际航班量超6800架次,同比增长84%,高峰期全货机单周执飞达192班,航网密度居亚太前列。2024年以来,顺丰全球航空网络再升级,陆续新增至欧洲(布达佩斯)、美洲(迈阿密)、亚洲(胡志明、科伦坡)的航线,构建洲际物流大动脉,服务中国与目的国的进出口贸易,并深耕区域市场,提升本土化时效与服务能力。
顺丰打造的国际电商海外仓体系,目前已覆盖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西班牙、波兰、日本、泰国、澳大利亚等多个海外核心市场,为电商卖家提供国际头程、海外仓配、本地尾程及个性化增值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9月,圆通国际快递发布了重要的公告,就购买哈萨克斯坦土地正式签订《初步买卖协议》,为推进构建“1+7”全球物流网络,建设哈萨克斯坦物流基础设施和圆通中亚总部枢纽,打造中国物流生产加工制造商贸协同产业园,为跨国公司可以提供集货发运、仓储保税、清关转运等物流服务以及产业园、工业园等配套设施。自2017
年收购香港上市企业先达国际物流,开启国际化征程以来,圆通已在中国上海、东莞、杭州,韩国仁川、日本大阪、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、澳洲墨尔本、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已建成20多座国际集运中心,国际仓储面积也已达到45万平方米。在干线方面,圆通航空在营国际货运航线条,航线网络覆盖全亚(日韩、东南亚、南亚、中东、中亚等),触达欧洲(东欧、俄罗斯等地),每周航班超过70班。在关务方面,已在国内外90多个港口建设关务能力。另外,其在嘉兴投建、预计2025年底投产的“东方天地港”,作为长三角区域首个专业航空货物运输枢纽,将于哈萨克斯坦的中亚枢纽中心战略联动,构建一张覆盖亚欧的快递物流网络。3)极兔
极兔的国际化业务,以东南亚为主阵地,陆续拓展至中东、拉美等地区13个国家。
亿件,收入增长76.1%,虽然仍在亏损,但经调整EBITDA率已从-25%收窄到-7.5%,离盈利拐点慢慢的接近。2025上半年,极兔在东南亚市场包裹量增长57.9%,其市场占有率已达32.8%,比2024年上升5.4个百分点;在中东、拉美等新兴市场保持24.3%收入增长的同时,首次实现扭亏为盈。2025上半年,极兔海外仓网络实现跨越式增长,从2024
年的76个激增至176个,增幅达132%,总仓储面积超过66.5万平方米,覆盖全球12个国家,通过国际标快、国际货运、海外仓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为美妆跨境电子商务客户提供高效服务。极兔速递的成功得益于多方面因素,包括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投入,其自动化分拣线大幅度的提高包裹处理效率,降低人力成本和出错率,确保包裹快速准确送达。与此同时,极兔速递也深谙本地化运营的重要性,会在不同国家,根据当地文化、消费习惯和市场特点,制定针对性策略。在配送时间上,也依据当地作息和购物高峰,灵活调整配送时段,提升客户满意度。4
万件,营收32.24亿元。国际跨境快递服务涵盖跨境进出口专线、集运、跨境冷链等,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2025年6
月中通快递在柬埔寨金边举行海外仓奠基仪式,其海外仓一期项目占地面积20余亩,仓库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。项目建成后,将作为中通快递在柬埔寨的标杆示范仓,依托中通国际的跨境业务布局以及柬埔寨中通的快递配送能力,为跨境电子商务、本土电商等公司可以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。中国快递公司出海已从“试水扩张” 步入 “深耕细作” 阶段,尽管面临国际巨头压制、地理政治学风险、本地化运营挑战,但凭借中国供应链优势与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,头部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、区域深耕,在2030
年前跻身全球物流公司第一梯队,重塑全球物流价值分配格局。3、加码航空领域布局
万吨,同比增长14.6%,这一增速不仅稳健,更重要的是其内部结构的优化。其中国际航线表现尤为抢眼,完成货邮运输量203.7万吨,同比激增23.4%,在总货量中的占比攀升至42.6%,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。国际业务已然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绝对引擎。市场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各类参与者的活力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5年上半年全国货运航空公司有
17家、货机突破250架,今年上半年货机数量比2024年增加3架。快递公司加码航空布局,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:一是对抗行业价格竞争,获得时效战优势;二是为快递出海打基础。在中国制造出海、跨境电子商务蒸蒸日上的背景下,跨境航空物流需求日渐增长,各大快递公司纷纷加速国际化进程,在航空基础设施上面的投入也随之成为热点,并从组建货运机队,向打造航空枢纽升级。2025
月,中通快递成立中通航空有限公司,注册资本6亿元,成为湖南省首家本土货运航空公司。中通计划在长沙自贸临空区投资110亿元建设航空货物运输基地,涵盖货运航司、快运华中总部、跨境电子商务总部等板块,目标是构建“航空+跨境电子商务”生态。中通航空初期将采用自购与租赁全货机的模式,逐步扩充运力,重点布局国内重点城市航线及东南亚跨境线路,同时瞄准冷链、医药等高的附加价值市场。2025年7
月,位于嘉兴的圆通东方天地港出入口主体落架,园区内道路全面贯通,30个单体建筑正加紧施工,部分货站、仓库、维修机库等工程已进入最后阶段,到2025年底将全面建成投用。东方天地港总占地1500亩,承载着圆通“运全球、送全球,买全球、卖全球”,“中国联世界,世界联世界”的使命和愿景,将承担起全球航空物流枢纽、长三角国际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和共享型多式联运中心三大功能。其中,集运中心作为东方天地港首个投入运营的核心功能区(建筑面积超过23万m²),预计将于7月正式启用,这也标志着圆通打造全球航空物流枢纽,服务中国产品全链路跨境出海迈出重要一步。除了快递公司,航空公司也在积极发展航空货物运输能力,国家队三大航旗下的货运子公司中,国货航机队规模为25
4架已退役待转让),形成了以B777和B747为主力机型覆盖欧美长航距市场,以A330为辅助机型补充中远程市场的布局;南航物流运营19架波音777F货机;东航物流机队规模为18架,均为B777机型。对比国际物流巨头,FedEx已拥有全货机超
700架、UPS拥有超600架、DHL也有300架次左右,中国快递、航空货运公司的航空基础设施能力尚有一定差距,同时面临着机型老旧单一、飞行员成本高、货机飞行时间管制等问题,带来运输效率和时效灵活性等挑战,长久来看,我国航空货物运输的发展,还需要更多上层设计的支持。4、技术赋能运营改善
过去一年以来,应对行业压力,快递公司普遍进行物流网络建设、燃料成本、路由优化等运营地盘全面升级,并不断加大在自动化分拣、智能路由规划、无人车配送、AI算法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力度,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技术投入来构建核心竞争力。1
中通:中通在财报中着重强调了科技对公司竞争力的驱动,计划持续推动数字化工具和自动化车辆发展。例如在分拣中心,开发3D数字化平行模型减少一线
,末端错分率降低60%;末端应用AI选址、路线设计;客户服务嵌入AI售后支持,降低经营成本。2)自动化、无人化技术投入快递公司持续投入自动化、无人化技术,为运营降本增效注入长期动力。
多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,大多数都用在社区内派送及网点间接驳。累计行驶里程超过500万公里;丰翼科技在物流无人机领域实现城市、平原、高原、山地、雪域和海岛全地形覆盖,在西藏某偏远地区,无人机配送将药品运输时间从原来的3天缩短到2小时。京东物流于2024年9
月发布搭载感知大模型的物流无人车技术,并宣布第六代智能配送车将规模化布局。京东物流第六代智能配送车货箱容积可达4立方米,最大可载重1000公斤,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搭载多种格口组合货箱,满足多种业务场景下不一样的规格物品的装载需求。充满电后可续航160公里,最高车速60km/h,集成了高精度定位、融合感知、行为预测、仿线大核心技术,具备目前行业内最具规模化L4级别无人驾驶落地的场景。中通已在200座城市部署2000
多辆无人驾驶车辆,单票配送成本从0.12-0.15元降至0.08元。未来其计划将无人驾驶覆盖240城、日配送超20万件。申通在2025上半年新增投入了56套矩阵窄带分拣设备和
10套装车窄带分拣设备,降低分拣成本。通过产能建设与技术创新,申通将全网自动化分拣率提升至92%,干线车辆自有率突破45%,中转成本较三年前下降23%,成效显著。同时申通在6月底宣布年内投运2000台无人车,7月8日又与菜鸟无人车达成战略合作,双方将共同探索末端无人配送的规模化应用。韵达在无人机、无人车等末端配送方式的布局,已经在黑龙江、陕西、北京、内蒙古、浙江、安徽、广西、山东等地开展。3)激活经营
年深入开展运营网络优化、实施“激活经营”策略。运营网络优化方面,减少中转场数量,提高产能利用率;技术创新、打造行业首个无人化容器转运中心;集约发货、拉直线路,减少转运节点、降低运输成本;末端营运模式变革,减少网点工序,提升小哥收派效率;利用剩余产能,服务别的业务。在“激活经营”方面,顺丰围绕“以客户为先、竞争领先、市场导向、员工满意”的核心经营宗旨,推出一系列组织与机制变革,总部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型为服务经营,强调对业务前线的支持功能。5、
股权,对价3.62亿元。丹鸟物流为菜鸟旗下直营品质快递平台,主要是做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,2024年营收123.51亿元,日均业务量超400万单,覆盖59个分拨中心及2600余家网点,主打半日达、次晨达等高时效服务。丹鸟的直营体系和高价件运营经验(单票价格明显高于申通)帮助申通切入高端市场,优化产品结构,同时双方还能够在多个业务环节开展资源整合,通过逐步优化成本费用,充分释放协同价值,进而逐步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。但同样也许面临两家公司模式差异导致的整合挑战。2)京东物流收购跨越速运
的股本权益,总对价不超过约64.84亿元,收购完成后京东物流将实现对跨越速运100%控股。跨越速运主要深耕B端企业客户,以“限时速运”服务为核心,在航空件、精准件等高时效物流市场拥有强大竞争力。其所拥有的航空资源、干线网络等,是京东物流扩大B端市场的战略补充。
京东物流方面认为,收购事项使本集团能够更好地综合其资源,减少相关成本,并提高本集团的管理及运营效率,从而提升本集团的规模经济效益。3)圆通收购广州转运中心资产
圆通速递表示,本次交易系基于公司业务发展和经营规划需要,收购广州圆盛通100%
股权将实现公司广州转运中心相关资产的自有化,加强完善公司在广州区域的转运中心布局,推动公司在华南地区资产的优化配置,增强公司核心资产掌控力。同时,本次收购可减少公司未来与蛟龙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金额和频次,有利于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。4
股权,总对价95.84亿泰铢(约合人民币19.2亿元),完成交割后嘉里快递成为顺丰在东南亚的重要支点。嘉里快递在泰国覆盖95%以上区域,日均处理量超100万单,主打电商和B2B物流。泰国是顺丰国际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,收购后可整合本地网络,提升跨境配送效率。顺丰此前已控股嘉里物流(51.5%),此次收购进一步强化亚太地区供应链布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阅读 ()


